文字與攝影創作

終生的飛行

突然很想吃客家粄條,當即就開車到竹東小鎮,坐在大市場邊的小吃攤吃了起來……。
就像風吹動水面,輕輕一個漣漪就能蕩開很遠很遠,想吃板條就去吃。可是想起父母,想起故鄉,往往剛欲起身,便打消念頭,任憑水紋緩緩隱沒。

年少時,總是有凡事不管不顧的衝動,輕易就可以離家遠行,去追趕時間的腳步,沿途丟下親人的衰老、時光的鏽跡。直到自己也因沈重放緩了步伐。

然而,人生的道路並非是一直向前,它迂迴、後退、盤旋,走了很遠以後,才會發現,我所做的不過是一場圓周運動,總有一個固定的圓心,讓我繞著它不停地離開和回返。

人,也總是被時間推著走,往往想抓取什麼時,卻早已遺失了重要的東西和人。


新竹的風一停就只剩下空氣。只是自己的命運在風的吹停之間被改變了,莫名其妙的落在另一個地方。這幾年,我在等待另一場相反的風把自己吹回去。在等待回返的時間裡不情願的老去,變得沈重無比。


我不怪風吹得太慢,只是當偶爾想起那些回不去的地方,想起離開的父母時,會苦惱風的若無其事,生氣風的肆意撩撥。
那被輕輕吹動卻一發不可收拾的思念,要如何停止?思念,在我的心上自由輕盈地起飛降落。何時能抵達已不再重要,因為我從未真正地離開。


我,將圍繞故鄉與父母做一場終生的飛行。


2021年 中秋節前,僅以此文告訴我的父母,我愛你們!

照片 2014年 美國「愛達荷州」
少年時,母親曾說:等你以後有錢,要記得帶我和你爸去美國看看……。
爾後的幾十年,我帶著父母的照片,走過美國各地。但不知怎的,每次在「愛達荷州」這片草原都會特別想念父母。
尤其,在2014這一年,因即將和大陸企業家合作文創產業,於是在合作案前,專程飛到此地和父母聊聊天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文字

透過「臉書」書寫這些年,前前後後累積了上千篇文章。我知道這些文字並沒有多少人會認真看過,或是產生多大效果。但還是偶而會收到閱讀者留言,感謝我因著我的文章而有新的收穫。

不過,近來我也常感到灰心,有些用心的書寫,卻不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。按出版社長輩的推論是,選題沒有刺激讀者,再者內容不夠渲染情緒,這個說法多少讓人有點失望,也不禁懷疑,所謂有價值的書寫,難道一定得搞到如此驚悚嗎?其實,我更喜為小眾書寫,哪怕只有一個人閱讀,還是要認真以待,因為這才是熱情與專業。

幾天前,臉書朋友提問:老師您是如何理解和解釋這個世界?

世界,在科學之外。

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應該會回答:科學。人類靠科學解釋這個世界,改變這個世界,理解這個世界。但我更想用「神話」和「哲學」來解釋這個世界,雖然這二者早已被人們拋棄。

哲學曾經統攝一切的學問,是如何被科學取代的?哲學果真已經無力解釋這個世界了嗎?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?哲學還能做什麼?

在遙遠的初民時代,人類就嘗試理解世界。那個時候,人類透過感覺來推理萬物有靈,巫術、神話、傳說,都是這一嘗試的結果。

大概在公元前800年左右,人類進入理知時代。人開始擁有理性態度。並試圖構建各種理論。

但要注意的是,理性和理論並不是一回事,理性是一種思維方式,而理論簡單的說,就是一種解釋,能夠解釋清楚或是自圓其說即可。五行陰陽是理論,牛頓的定理也是理論。

在通常意義上,理智和理性是非理論的,甚至是反理論的。孔子就不事理論,諸子百家也都不事理論,但是他們運用理性,質疑、思考生活中的困惑和問題。

一般講到理性的態度,必較注重經驗,允許爭論、糾錯;而一般說到理論,總是閎大不經,唯我獨尊。然而,希臘人把理性的態度引進理論探究,用懷疑、論證、求證來營建理論,產生了以希臘-西方的哲學-科學傳統。

這是一種罕見的、奇特的結合。而後來發生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,西方世界興起了基督教,而希臘哲學被冷藏,直到文藝復興,歐洲人才從伊斯蘭世界找回了老祖宗的東西。

然後,就是科學革命了。一系列傑出的科學家,漸漸改變了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,建立了一種全新的體系。這個新體系和亞里士多德的舊體系的區別在於,新體系是由數學及數理性邏輯聯繫起來的,而不是直接訴諸自然理解的連貫性。

在雅里斯多德那裡,自然哲學仍然是可以通過自然語言來理解的,但現代科學則借助於技術性的語言來描述和解釋世界。

一般來說,自然哲學依賴經驗,經驗依賴事實,這是我們對自然理解的形式化;而實證科學越來越依賴於通過儀器觀察到的事實,依賴可透過實驗產生出來的事實,依照設計好的方案對世界進行探索。

科學取得了成功,不僅可以解釋世界,甚至可以進行預測,在許多領域內,哲學節節敗後,科學佔領了高地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攝影

攝影,讓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,有一段慢節奏的觀察與記錄。

現在的攝影設備普,大部分人都可以利用手機拍出漂亮的照片,但我覺得可惜的是,多數人只選擇打卡式的匆匆,只有少數人會真正靜下心來用心觀察所經歷的環境。

我不是攝影專業,但我對於想要拍攝的景象常是廢寢忘食,例如:為了拍雲霧,要在夏日的夜晚,冒著雨進山,早晨起來就有好看的雲霧。

還記得2008年,為了拍攝雲霧,我在湖北省的山裡來來回回跑了九天。每天頂著雨水與霧氣,和當地的地陪驅車開上幾百個彎,穿梭在海拔一千到三千公尺之間。雖然辛苦,但回報也豐厚。

生活裡處處都有美,美,始終徘徊在生活的轉角處。

就像這幾個月,我會在忙完工作後,煮一杯咖啡,看著窗戶透進來斑駁的光影休息片刻,下班開車在寶山路上,樹影灑在流動的車窗前,這種生活中簡單的,您有看見嗎?

過去,我也從沒有發現這些生活中細節,但因為學茶、學咖啡、學攝影,讓我學會觀察、駐足、欣賞、感受。

現在人常說生活要有詩意,那什麼是詩意?

窗台上的花開了,聞到了花香;院子裡的葉子紅了,落了滿地;不同的茶,聞到不同的香氣;不同的咖啡杯,有不同的心情感受……。哲學,帶領我們反思這些經驗和這些陳述,以期揭示自然理解之中錯綜複雜的聯繫,克服常識的片段零星。哲學已不是今人所稱的知識,但它使我們更加明白自己是怎樣理解世界,從而探究我們對世界的理解。


  • 有趣的大家
    從懂事至今,我有好多奢望。 我想愛、想吃、想變大富豪、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。 後來我才知道,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,人一天天老下去,奢望也一天天消失,最後變得像挨了重錘一樣。不過,我覺得 …
  • 一些關於生活的攝影
    生活本身有很多值得我們去「同理」的人和事。 從拍照者的角度,我真摯地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樣貌。我曾考慮過當個攝影家,或刻意或越過一些瑣碎的生活,去構建一張更瑰麗炫目的照片。 我曾以為只有如此才能獲得承認, …
  • 西藏的幾張攝影
    十年到西藏三次,除了被一路壯美的自然風光吸引,也被一天之內可感受的四季變化誘惑著,但這些都還只是外在因素。 我真正喜歡西藏,是因爲可以在西藏尋找到另一個源自內心的平和。
  • 成為了自己
    通常,人們總會把一個人的堅持看成是一個理想化的東西。 但這幾年,我已經不被堅持控制,不被這種教條的東西控制。喜歡就做,做不下去就做其他事。我發現這個方法對我很有效,變成一種比較自然、適合我的方式。 所 …